找到相关内容292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出世与入世

    研究佛学,了解小乘佛教的理论,付之实践,可以了生死,达到出世之目的。了解大乘佛教理论,付之实践,必能激发入世的精神。出世是独善其身的自利行为,结果只能证得清净无为的涅槃解脱。入世则兼善天下,自利兼他,结果福慧双修,终成佛道。现在,让我们先讨论世间现象界的苦乐,再研究出世的意义,及入世的精神。   一、世间的现象   何为世间?世间指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。我们的世界,无论是有情无情,皆念念生灭,三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1843572.html
  • 天台宗的入世倾向

    天台宗的入世倾向   天台宗自明代智旭以后,一变而为灵峰派。此派特点是兼修净土法门,综禅教律会归净土。谛闲则是天台宗灵峰派的传人,或称其为天台宗教观第四十二世。   谛闲,浙江黄岩朱氏子,生于清咸丰八年(1858)。早岁从舅氏习医,因妻亡子死,慈母见背,遂感人生无常,而有出世之志。二十二岁出家,听《法华经》,未及终卷,即悟一心三观的天台教旨。二十七岁,升座讲经,或讲《法华》,或讲《楞严》,或讲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4852841.html
  • 入世与超越

    济世救难的责任,是一个大的困惑,既要入世,又要超越,这个度是需要大智慧来平衡的。在唐宋时期,佛教十分关注民间的疾苦,佛教的悲田院等类似于现在的慈善机构遍及民间。但随着后来政治的约束与高压,佛教只能逐渐地...

    悲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0873421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应用

    佛教的入世应用  佛教中有两个名词,一是‘出世’,一是‘了生死’,往往为人误解,作为佛教厌世主义的根据。著者不得不于此辩正。所谓‘世’者,即是时间,故说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。所谓‘出世’者,即是超出...求兔角。’佛法根本就不离世间,今云入世者,乃指参加社会事业而言,非真有出入也。又所谓‘生死’者,即生灭之谓;‘了生死’者,乃指了脱生灭的妄念,生灭的幻相。有借此讥佛教畏死逃生者,皆因不达此义,遂生曲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0551134.html
  • 天台佛学入世精神

    天台佛学入世精神  中国人民大学 张风雷  作为中国佛教历史最悠久、影响最深远、地位最重要的基本宗派之一,天台宗继承并充分阐扬了佛教的这种入世精神。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(公元538—598年),以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“世间相常住”的思想为指导,为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建了一整套佛学理论体系和止观修行方法。在其“诸法实相”论、“三谛圆融”说、“性具善恶”思想及“自观己心”的所谓“妄心观”中,都鲜明地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546625.html
  • 出世与入世的角度

    出世与入世的角度  历来人们认为佛道家所追求的境界是出世,而把人对于现存社会的积极适应叫做入世。  其实,出世与入世有一个角度,可在现世生活中,我们很难轻而易举地脱口说出这个角度有多大,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应当先审视一下衡量这一角度的标准是什么。关于入世,涉及到的根本问题是人与人、人与社会,而出世,涉及到人与自然以及人的精神与境界。这是入世与出世各自的标准。入世适合于人的交往和各种活动,给群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5955443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

    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  目前的社会大家都很忙碌,自己要规划出时间修行,最重要的是把本门的心法融入成为自己的思想观念。  ‘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’是佛乘宗课程规划的最后一节,是个总结。这是祖师以前规定的题目,目的是让我们知道佛教到底是入世还是出世。因为一般人认为佛教比较偏向出世。经过台湾很多大道场的努力,他们才逐渐肯定佛教入世的精绅。虽然如此,这仍然只是表面的情况。因为这些人对佛法的理解不够深入,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5256068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之道

    佛教的入世之道 释 索   跋涉过两千多年的漫漫长路,中国佛教已经沐浴在新世纪的晨光里。   两千多年来,佛教的生命轨迹也是无常无我,既有风和日丽中的悠然自得,又有刀光剑影下的...要探讨佛教的入世之道。   如果说印度佛教从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还是重在从出世到入世的理论构筑与阐释,那么,中国佛教从一开始就重在佛教入世理念的实践,重在把具有超脱性特质的佛教融入特别关注...

    释 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952238.html
  • 敬安的入世转向

    敬安思想的入世转向表现在忧国忧民、富国强兵、不堪外辱的爱国主义方面尤为显著。禅宗面对现实世界的精神,在他思想中潜移默化地滋长起来了。禅宗思想一方面深化他的宗教向度,另一方面又淡化了他的宗教情感。这种...感事二十一截句》)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正气和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则是佛祖割臂饲虎、救度众生的宗教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的转换和升华。   关于敬安的社会交往,无疑也是他入世转向的具体表现,当然也是他宗教观念淡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5655047.html
  •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

   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  张风雷  在一般人的眼里,佛教通常被视为一种以出世为追求目标的宗教。但是,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,佛教从来也没有完全游离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外,它自有入世的一面存在。佛陀...故意轻忽,而是通过对它的热切关注、积极参与和努力改造来实现的。离开了积极的入世精神,超然的出世理想就缺少了根基,失去了意义。  天台佛学的入世精神《中国哲学史》2004年第4期作为中国佛教历史最悠久、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169062.html